收购终止事件 - 成都先导宣布终止收购海纳医药65%股权,因交易方案、价格、业绩承诺等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 [1] - 交易终止不涉及违约责任,对公司业务、财务及股东利益无不利影响 [1] - 公告次日股价一度跌超7%,而3个月前公布重组时股价单日涨超8% [1] 公司后续战略 - 成都先导表示将继续寻求符合中长期发展策略的并购机会,以技术互补、规模扩张或市场拓展提升竞争力 [3] - 海纳医药未回应未来出售或IPO计划,其创业板招股书披露电话未接通 [3] 行业并购背景 - 医药外包行业下行期同业整合频现,如奥浦迈收购澎立生物100%股权(对价14.51亿元,业绩对赌3年合计1.95亿元) [6] - 澎立生物评估基准日资产总额12.16亿元,归母权益9.27亿元,净利润4515.86万元,交易市盈率约30倍,增值率56.62% [6] 双方业务与业绩 - 成都先导2020-2024年营收从2.44亿元增至4.2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从6402.32万元降至5135.71万元 [7] - 海纳医药2020-2022年营收从5681.83万元增至2.7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871.30万元扭亏至6801.77万元,2023年上半年营收2.26亿元、净利润7318.21万元 [7] - 成都先导专注原创新药发现(产业链前端),海纳医药主攻仿制药及改良型新药全流程(产业链后端) [9] 行业挑战 - 创新药资本寒冬导致下游客户预算削减,仿制药外包受医保控费、集采等政策挤压 [9] - 仿制药外包价格竞争激烈,单品种批件价格降至小几百万,同品种过评企业数量激增加速集采节奏 [10] - 海纳医药2023年上半年多次开发收入占比达33.09%,但集采导致订单来源减少风险上升 [10]
IPO失败后海纳医药“卖身”又遇挫
新浪财经·2025-07-01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