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哈啰Robotaxi首席科学家:无人驾驶进入爆发前夜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01 14:48

行业现状与前景 - 全球无人驾驶市场规模超10万亿美元,Robotaxi处于爆发前夜 [1][3] - 产业链已实现飞跃式发展:激光雷达成本从十万美元降至几千元人民币,线控底盘技术成熟,宁德时代滑板底盘实现电池与线控智能化 [4] - 政策层面推动明显:国家智能车联网规范出台,各地政府推行L4准入规范并发放示范牌照 [4] - C端消费者接受度提升,Robotaxi从新奇事物变为日常出行选择 [5] 技术路线与成本优化 - 行业技术路线趋同:端到端AI技术融合数据驱动,PSA(感知-仿真-标注)实现一站式端到端 [4] - 单车成本显著下降:从100万+人民币降至40-50万人民币以内 [8] - 运营运维隐性成本成为新挑战:充换电便利性、无人车调度效率、智能云舱技术等需优化以降低整体成本 [8] - 中国在单车成本上具优势:海外未进入前装量产阶段,成本远高于中国 [9] 商业化进程 - 2023年为量产元年:百度、小马、滴滴、文远等推出前装量产套件 [10] - 预计2024年单个城市达千台级部署,三年后实现规模化运营 [10] - 商业模式需形成闭环:技术闭环+产品闭环+商业闭环共同推进 [8] - Waymo单位经济效益(UE)即将打正,为行业提供参考 [1] 中国玩家竞争力 - 中国自动驾驶走在世界前列:技术、人才密度、成本三方面具优势 [10] - 国内场景复杂度高:道路结构、车辆多样化程度远超海外,训练出的L4技术出海更具适应性 [12][13] - 产业多元化特点突出:覆盖Robotaxi、无人物流、L4特定场景等多领域 [11] - 特斯拉本土化挑战:国内数据采样和训练有限,但底层技术获行业认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