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募资80亿,科创板最大IPO来了
36氪·2025-07-01 19:15

行业动态 - 中国GPU行业迎来IPO热潮,科创板一次性受理5家拟IPO公司,其中包括估值210亿的沐曦和估值近300亿的摩尔线程 [1] - 摩尔线程以80亿元募资计划成为科创板今年在审最大IPO [1] - 全球GPU市场被英伟达垄断,中国厂商借助国产化替代需求快速发展 [3] - 2024年下半年以来,包括摩尔线程、燧原科技、壁仞科技和沐曦在内的国产GPU厂商纷纷启动上市进程 [3] - 中国GPU市场逐渐拥挤,尤其在大模型推动下智能算力领域竞争加剧 [7] 公司概况 - 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10月,创始人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 [4] - 公司成立19个月内推出首款全功能GPU"苏堤",2022年推出国产游戏显卡MTT S80 [5] - 目前已推出四代GPU架构("苏堤""春晓""曲院""平湖"),形成覆盖AI智算、高性能计算等多元产品矩阵 [6] - 产品线涵盖政务与企业级智能计算、数据中心及消费级终端市场 [6] - 公司采用"双线作战"模式:游戏显卡抢占消费市场,AI芯片攻克企业市场 [1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608万元、1.24亿元及4.38亿元,呈现增长趋势 [13]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8.40亿元、16.73亿元及14.92亿元 [13] - 2024年AI智算产品线实现3.36亿元营收,占总营收77.63% [15] - 2024年营业成本占比从2022年的170.08%降至29.29% [14] - 2024年货币资金余额达48.96亿元,计划募资80亿元用于芯片研发 [17] 产品与技术 - 产品分类包括AI智算、专业图形加速、桌面级图形加速等领域 [14] - 自研MUSA架构支持CUDA代码"一键迁移",兼容现有GPU应用生态 [17] - 2024年AI智算产品线突破,包括AI训练智算卡、AI推理卡等 [15] - 桌面级图形加速产品毛利率为负,公司将资源集中于高毛利细分市场 [15] - 产品性能已实现中国在消费级GPU领域从0到1的突破 [5] 融资与估值 - 成立不到100天完成两轮融资,估值超10亿美元 [8] - 2024年12月完成52.25亿元融资,投后估值298.45亿元 [9] - 胡润研究院估值310亿元 [10] - 背后投资机构包括红杉、国盛资本、腾讯、联想等40家左右 [8] - 创始人张建中直接持股11.06%,合计控制36.36%股份 [10] 市场竞争 - 英伟达占据全球AI智算GPU市场超80%份额,桌面独立GPU市场近90%份额 [16] - 2024年3月英伟达禁止CUDA转移其他品牌GPU,对国产GPU形成挑战 [17] - 沐曦已推出曦思N系列、曦云C系列GPU,正在研发曦彩G系列 [8] - 燧原科技推出云端AI训练芯片"邃思"和推理芯片"静思" [8] - 壁仞科技壁砺106和110系列已用于商业化解决方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