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几字弯”上再“问沙”
内蒙古日报·2025-07-01 20:50
生态治理成果 - 乌海市通过多年治理实现"绿进沙退"的生态发展,甘德尔生态治理区从寸草不生的流动沙地变为绿意盎然[3][5] - 达拉特旗采用"封飞造,乔灌草"结合策略,在库布其沙漠北缘建成150公里锁边林带,沙化得到根本性控制[6][8] - 杭锦旗建成19.95万亩锁边林带阻止沙漠北扩,计划2024-2030年完成生态修复1092.3万亩、光伏治沙200万亩,治理率达70%以上[8][10] 治理策略与方法 - 达拉特旗实施"东段歼灭、南部围堵、西部封禁、北缘锁边、中部切割"全域治理思路,围绕丘间低地、"十大孔兑"和穿沙公路进行切割治理[6][8] - 杭锦旗采取"北锁南堵中切割"策略,结合"路、电、水、讯、网、绿"综合措施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10] - 库布其沙漠治理中利用沟川水分条件营造护堤林、护岸林,在公路两侧设置沙障并通过人工种树种草建成绿色生态屏障[8] 地理与生态背景 - 乌海市地处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交会处,是黄河进入内蒙古的第一站[3] - 杭锦旗库布其沙漠面积约1480万亩占全旗国土面积52.2%,年平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生态环境极度脆弱[8] - 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曾因乌兰布和沙漠越过黄河形成风积流动沙地,流沙威胁华北、西北生态环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