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搜狐财经·2025-07-01 2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意义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发展基础性法律正式施行,标志着对民营经济发展规律性认识达到新高度,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志性事件[1] - 法律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有效实践上升为法律制度,传递用法治力量保障发展的强烈信号[1] - 该法实施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产生深远影响[1] 民营经济现状与贡献 - 中国5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300多家席位,世界500强中我国民企增至34家[3]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新"经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民企占比均超90%[3] -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 立法背景与过程 - 按照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经过深入研究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后制定[4] - 旨在将有效制度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补齐短板弱项,发挥法治保障作用[4] - 立法过程数易其稿并履行完整立法程序[4] 法律核心内容 -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写入法律,明确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方针[5] - 确立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原则[5] - 从公平竞争、融资促进、科技创新等六个方面建立保障机制[5] - 对侵害民企权益行为明确法律责任,实现从政策支持到法律保障的跨越[5] 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 围绕破除公平竞争障碍,从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环节指明制度创新方向[6] - 明确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支撑统一大市场建设[6] - 要求将民营经济工作纳入各级发展规划,建立协调机制[6] - 以法律形式将民企发展嵌入国家宏观经济治理体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