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支付分水岭
北京商报·2025-07-01 22:47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国家医保局和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首次明确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旨在解决医保覆盖之外的高价创新药支付难题 [1][2] - 商保创新药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 [2][3] - 政策定位为"医保保基本、商保补高值",通过制度创新打通商保的数据、定价、风控全链条 [2][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创新药械销售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但商业健康险支出仅124亿元,占比7.7%,体量不足以对市场产生实质影响 [5] - 惠民保在创新药支付中贡献显著但规模有限:2024年惠民保创新药械赔付金额仅占市场规模的1.2%,保费收入增速仅4% [5][6] - CAR-T疗法单针费用超百万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仅1070元(2/3依赖财政补贴),凸显基本医保支付能力不足 [4][5] 保险业面临的五大核心问题 - 目录管理:需建立跨学科团队动态评估临床价值、成本效益及患者需求,并制定纳入/退出标准 [7] - 支付谈判:商保缺乏医保集中采购优势,议价能力不足,且真实世界数据支撑薄弱 [7] - 成本冲击:高价创新药赔付成本远高于普通药品,需平衡保障范围与保费可负担性 [7] - 道德风险:目录可能诱发过度医疗或靶向药滥用,遗传性特药更易导致风险池失衡 [8] - 数据壁垒:医保用药记录获取困难,自身数据碎片化,且受《个人信息保护法》限制 [9] 政策机遇与实施路径 - 医保数据共享可为商保提供海量结构化诊疗记录,支持精准定价和风险管控 [11][12] - 建议开发商保专用数据接口,分级管理数据,在隐私保护下开放脱敏医保数据 [13][14] - 优先推进医保与商保在"既往症认定"数据协同,提升惠民保等产品运营效率 [14] - 需同步解决产品设计、销售渠道重构、消费者教育等商业化落地环节 [10][12] 行业展望 - 商业健康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将显著提升,成为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关键力量 [11] - 政策需配套细则明确医保与商保分工,险企需跨越风控升级、医疗场景渗透等系统性工程 [12] - 未来商保产品可能分层设计,部分高端产品年保费或超万元,受众范围受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