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与挑战 - 广西百色已形成涵盖"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再生铝"的全产业链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 [1] - 当地铝加工费连续多月击穿成本线 铝棒加工费长期处于200~300元/吨区间 低于360元/吨的盈亏平衡点 [2] - 采用传统现货定价模式的企业2024年利润率同比下滑37个百分点 [2] - 当地铝棒定价采用佛山南储价格 缺乏自主定价权 华南与西南铝棒价差达380元/吨 [2][3] - 部分企业反映已连续数月处于加工亏损状态 去年有8个月处于亏损状态 [2][3] 定价机制问题 - 当地大部分铝加工企业采用"南储价格+固定加工费"模式结算 被动承担价格波动风险 [3] - 区域定价失衡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瓶颈 广西本土加工企业缺乏议价筹码 [2][3] - 企业急需自主定价权和贴合需求的风险管理工具 [1][2] 风险管理困境 - 中小铝加工企业缺乏专业期货套保团队 在跨品种套保应用方面存在障碍 [3] - 氧化铝与电解铝价格联动性增强 但企业跨品种套保工具应用不足 [3] - 区域交割库稀缺限制了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实物交割和风险管控的能力 [3] 产业转型举措 - 百色正构建"进口铝土矿—氧化铝—铝加工—出口铝产品"跨境产业链 打造中国—东盟铝产业基地 [4] - 吉利百矿集团形成"煤电—电解铝—铝加工—再生铝"全产业链 2024年生产500万只铝合金轮毂 30%出口东南亚 [4] - 企业积极联系期货分支机构开展氧化铝和电解铝套保研究 建立价格动态模型 [5][6] 期现合作进展 - 上期所与广西政府合作设立中国—东盟大宗商品期现结合服务基地 [7] - 吉利百矿集团建立"两端锁利"模型 将吨铝利润波动从±2000元压缩至±100元 [7] - 柳州银行推出"套保贷"产品 已发放贷款3.5亿元 融资成本较传统贷款低1.2个百分点 [7] 物流与定价创新 - 平陆运河贯通后百色至钦州港运费将从240元/吨降至140元/吨 [8] - 广西铝交易中心接入13家认证仓库 区块链溯源系统覆盖80%在库货物 [8] - 探索建设"广西铝交易中心报价专区" 推动形成区域铝产品报价 [8] 绿色化转型 - 广西铝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聚焦再生铝、冶金加工、冶金新材料 [9] - 再生铝较电解铝减排95% 新品种套期保值可锁定低碳溢价 [9] -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上市 百色制定《再生铝熔铸质量分级》团体标准 [9] 企业发展案例 - 广西田东同创金属总计划产能20万吨 目前实际产能8万吨 产品销往外省叠加运费成本 [10] - 企业期待通过金融支持解决定价和保值困难 提升产能优化产业链 [11]
凝聚期货力量 为广西铝产业转型发展破局
期货日报网·2025-07-02 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