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都以赛为媒兴城惠民
经济日报·2025-07-02 06:21

赛事筹备与城市升级 - 成都举办第12届世界运动会,继大运会后再次承办大型国际综合性赛事,展示3000年古蜀文明底蕴与国际标准、中国风格、巴蜀韵味的融合 [2] - 27个竞赛场馆同步升级,包括四川省体育馆(自由搏击/泰拳)、新都区棒垒球场、金牛区城北体育馆(体育舞蹈)等,通过"微创式"改造提升老场馆活力 [3] - 近万名赛会志愿者提供"双语服务+文化导览",世运会元素通过充气玩偶、倒计时装置等渗透城市肌理,跑酷、飞盘等新潮运动带动市民参与 [3] 体育设施与惠民工程 - 四川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较2022年提升27%,成都新建改造77个体育公园、407个社区运动角、830处天府绿道新空间 [5][6] - 打造30个"世运空间"微场景,包含知识科普和项目体验功能,首个示范点锦江区R29社区生活空间已举办54场活动 [6] - "家门口运动空间"模式兴起,如立交桥下轮滑俱乐部、公园绿道网球场地,推动"万人千场"友谊赛等市民体育活动 [6] 赛事经济与产业动能 - 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2024年承办228场活动,吸引140万人次观赛观演,单场中超比赛入场观众达41607人,带动周边餐饮、纪念品消费增长 [7] - 2023年大运会带动旅游消费126亿元,2024年世运会吸引100+国家4000+运动员及家属,进一步刺激消费 [7] - 2024年成都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750亿元(同比+9%),目标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1500亿元,增加值占GDP超2%,消费规模达800亿元 [9] 文旅消费与场景创新 - 暑期消费季推出100个精品消费新场景,围绕世运会场馆策划五大文旅地图,覆盖乡村微度假、古镇潮玩等领域 [8] - "票根经济"联动160家餐饮、住宿及景区,凭赛事票证享优惠,实现"老成都新玩法"的客群精准覆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