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项目进展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正在建设中,工人采用草方格和沙障铺设机锁住流沙 [1] - 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20万千瓦光伏项目将于6月底完工,投产后年发电量达3.6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2.3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5.6万吨、氮氧化物73.4吨 [2] - 内蒙古巴彦淖尔蒙能能源有限公司100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磴口县85万千瓦子项目年均上网发电量可达14.5亿千瓦时,完成生态治理面积约2.6万亩 [4] 生态治理成果 - 国营新华林场通过"草固沙、乔锁边"立体防护体系集中歼灭5000亩沙地,累计栽植植被265万株,林草覆盖率由2023年的65%增长到88% [2] - 磴口县刘拐沙头建成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约17.5公里的灌乔草阻沙带,有效阻挡风沙侵袭黄河 [2] - 磴口县2008年以来完成灌木造林5.35万亩、封沙育草8.1万亩,2023年后新增灌木造林5万亩,退化林修复0.77万亩,森林抚育4.38万亩 [3] - 磴口县与阿拉善盟合作实施阻沙入黄治理项目,总治理面积18.45万亩(磴口县17.05万亩,阿拉善盟1.4万亩) [3] 创新治沙模式 - 采用"光伏+梭梭/四翅滨藜/柠条"模式,通过调整光伏板间距并种植抗旱节水沙生灌木,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 [3] - 开发"工程固沙+灌木造林+经济林+林下经济+湿地保护修复+沙漠旅游+农牧民利益联结"模式,构建完整生态经济产业链 [5] - 推广"渠林路田"防护林网模式,解决林与地争肥抢光问题,保障粮食安全 [5] 社会参与与机械化 - 巴彦淖尔市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引进绿基会、环基会、蚂蚁森林等社会组织和华能等企业 [6] - 当地农机企业自主研发8种治沙机械装备,包括履带式多功能植树沙障车等,治沙机械化率达60%以上,效率较人工提高5倍 [6] - 2024年以来累计60多家企业、50多个合作社、3.7万余名农牧民参与治沙,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 [7]
“田”字格里锁流沙 光伏板下焕生机
科技日报·2025-07-02 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