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余件档案见证我国航空遥感创新之路
科技日报·2025-07-02 08:59
行业发展历程 - 航空遥感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快速发展 1985年4月中国科学院组建航空遥感中心标志着行业进入系统化发展阶段 [1] - 行业实现了从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的跨越 目前拥有4架航空遥感飞机 建成国家级空中实验室 [3] - 航空遥感系统具有配置灵活、分辨率高的特点 成为国家防灾减灾的重要平台和对地观测体系支柱 [1] 技术创新与成果 - 第一代航空遥感系统以奖状遥感飞机为平台 新一代系统以新舟60遥感飞机为平台 展示了自主创新历程 [2] -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 两架奖状遥感飞机累计飞行227小时 单日作业时间创纪录 获取20TB影像数据 [2] - 在环境监测、矿产资源调查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包括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监测等 [2][3] 科研体系与使命 - 航空遥感中心40年来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立了多载荷协同作业能力 [3] - 科研团队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使命 在系统创新与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 - 通过400余件档案展示了科研全流程 包括任务书、可研报告等实施材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