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产业链探索“和合共生”
金融时报·2025-07-02 09:48

车企应付账款问题 - 6月初广汽、东风、赛力斯、长安、吉利、奇瑞等10余家车企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1] - 此前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普遍在100天以上,部分车企超过200天[1] - 账期拉长导致供应商资金压力倍增,钢铁行业汽车板产品已基本没有毛利[2] 政策监管动态 - 2025年6月起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规定大型企业应在60日内支付中小企业款项[2] - 2025年4月六部门联合发文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禁止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2]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相关内容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4] 行业影响分析 - 不合理账期生态可能导致中小企业利润被吞噬、供应链集体受波及、产业链外迁风险[3] - 新能源车企处于技术迭代关键期,长期低价销售可能导致材料以次充好、拖欠款项、削减研发投入[4] - 价格战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冲击产业链安全,导致恶性循环[5] 行业应对措施 - 中汽协发布倡议书呼吁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提出四点具体倡议[5] - 专家建议供应链和主机厂需协同优化,通过实验室和专利共享提升供应链能力[5] - 车型迭代速度加快要求供应链和主机厂提前研发,通过强强联合实现"和合共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