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 - 中国网球人口已突破2500万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元人民币 [1] - 网球产业链各环节迎来增长窗口 包括球拍避震器等边缘配件产品 [1] - 避震器市场热度攀升 反映体育消费从功能保障向情绪价值满足的进阶趋势 [1] 产品特性 - 网球避震器重量仅数克 价格普遍在十数元区间 分为粒状/条状/带状三种形态 [4][5] - 主要宣称功能为减少击球震动传导 降低网球肘等运动损伤概率 [4] - 学术研究对其功效存在争议 NCBI论文指出其无法降低振动力 伯明翰大学认为仅有声学效果和心理支持 [5] 市场表现 - 威尔胜淘宝官店多款避震器销量超四位数 电商平台白牌单品销量过万现象普遍 [5] - 2023年世界排名前30的男子选手中近三分之二使用过避震器 ITF已将其纳入规则手册 [14] - 威尔胜法网联名款避震器因马卡龙配色热销 淘宝月销量破千 [17] 品牌策略 - 专业背书:海德使用德约肖像标注"明星同款" RoadtoPro聘请WTA选手站台并定价280元强化高端定位 [9][10] - 技术赋能:AMbelievable通过3D打印技术使产品轻70% 售价65-162元 [14] - 美学设计:迪士尼/小黄人等IP联名款通过视觉重构触达泛人群 赛事限定配色利用大满贯流量效应 [17][19] 消费趋势 - 新生代消费者决策更注重外观设计 避震器成为身份标签和个性表达载体 [17][20] - 产品价值从功能性转向"专业性+美学化"双重维度 情绪价值成为核心驱动力 [7][20] - 白牌产品凭借低价和丰富设计吸引消费者 但加剧市场同质化竞争 [19][22]
当代年轻人,流行给网球拍戴「饰品」
36氪·2025-07-02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