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投资人不去雍和宫,改找周易大师算命了
36氪·2025-07-02 14:24
私募基金违规乱象 - 私募基金管理人偏离主业主责,涉及自媒体卖课、向券商期货公司推荐客户获取返佣[2] - 部分私募机构与关联公司混同办公,从事易经算命、知识付费、修订家谱等无关业务[6] - 存在非法集资、操纵市场、场外配资等严重违规行为[2] 行业迷信现象 - 投资圈盛行风水算命,LP依据大师测算决定投资,导致募资临时撤资案例频发[10] - 投资人热衷玄学,研究周易超过财报,寺庙周边产品如白云观"秘符"畅销[9][10] - 办公选址讲究风水,偏好视野开阔无遮挡以"接纳八方生气"[10] 募资与投资环境变化 - 2021年行业投资额达1.4万亿峰值后连续三年下降,2022-2024年同比降幅分别为36%、24%、8%[15] - 国资占比提升,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占比快速上升[15] - 政府引导基金强化考核,管理费需从收益支付,倒逼机构调整生存模式[20][21] 行业焦虑与心理寄托 - 一级市场焦虑传导,投资人面临降薪失业压力,转向算命寻求心理安慰[13][14] - 寺庙如雍和宫、潭柘寺成为投资人聚集地,部分机构将参拜视为"投后服务"[7][8] - 行业下行期迷信行为凸显,如付费算命、购买开运周边等[15][22] 市场动态与政策影响 - 科创债试点为民营机构提供新募资渠道,创业板/科创板标准调整利好医疗企业上市[18] - 港股消费股超额募资现象频现,二级市场高估值推动退出回报[18] - 广东省政府投资基金新规要求管理费与收益挂钩,加剧行业生存压力[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