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与挑战 - 长三角地区汽车经销商普遍面临库存高企、市场竞争失序、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等严峻挑战,部分主机厂变相强制经销商以低于成本价销售新车,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2] - 经销商库存压力突破警戒线,主机厂持续压库现象突出,车价倒挂现象普遍,6月长三角地区银行业暂停汽车贷款业务导致订单流失严重,银行返利政策降幅达11%[2] - 经销商销量断崖式下滑,日均到店客户量锐减,成交率下降超30%,场地租金占比超行业警戒线,人力及营销成本居高不下[2] - 2025年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6%,环比上升3.9个百分点,位于荣枯线之上,行业景气度下降[3] - 上半年仅27.5%的4S店完成销量计划,72.5%未达目标,其中16.3%接近完成(90%-100%区间),库存积压风险显著攀升[4] 供需与价格问题 - 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供需失衡导致经销商难以消化过高库存,高价进车、低价卖车成为常态,新车价格倒挂现象明显[3] - 主销车型80%存在价格倒挂问题,倒挂金额普遍超过20%,经销商需额外垫付大量资金[7] - 6月乘用车终端销量接近200万辆,市场持续回暖,但经销商库存压力未减缓[3] - 促销力度加强但成交效果低于预期,成交率较5月份略有下降,价格继续稳中有降[4][5] 主机厂与经销商矛盾 - 主机厂目标制定失衡、返利体系畸形、价格体系崩坏、配套服务受创是经销商行业四大突出问题[2] - 主机厂单方面制定捆绑式返利考核、模糊返利政策,供应链账期较长,经销商资金压力加剧[3] - 主机厂强制频繁更换试驾车和工作车,强制搭售、配件外卖等非理性考核加重经销商负担[6] 政策与行业倡议 - 四大协会呼吁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协同、厂商共建"机制,推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模式,增强长三角汽车产业竞争力[1][6] - 建议主机厂取消"一刀切"销量目标,动态调整批售计划,允许经销商自主申报库存上限(系数≤1.5)[6] - 优化返利定价政策,简化返利规则,缩短兑现周期至30天内,建立价格预警机制,禁止跨区域窜货与恶意压价[6] - 建议主机厂调整批售节奏,协助清理滞销库存,提供置换补贴或金融贴息支持,共建市场信息共享平台[6] - 呼吁取消直营品牌与经销商体系的差异化政策倾斜,对经营困难经销商提供延缓还款、利息补贴等帮扶[6] 未来市场展望 - 7月汽车市场需求预计环比下降,受需求透支、恶劣天气及传统淡季影响,厂家批售量持续加码将进一步加剧库存压力[8] - 部分品牌新车上市及地区车展活动或推动销量回升,但综合预计7月市场销量环比小幅下降[8] - 建议经销商理性预估市场需求,强化"以旧换新"政策宣传,降本增效并防范经营风险[8]
长三角四大协会联合发声,敦请主机厂共同改善经销商经营困境
第一财经·2025-07-02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