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消费大国政策导向 - 国务院总理李强提出中国将从"制造大国"向超大体量"消费大国"转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并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1]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强化政策协同 [1] - 智库专家建议通过优化消费环境、完善配套保障等措施释放消费潜力 [1][3] 消费环境优化核心措施 - 强化消费纠纷调解机制,增加维权渠道并降低维权成本,提升消费者获得感与安全感 [3][7] -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加强消费品质量监管和信用约束,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4][5] - 重点解决跨境电商、预付式消费等领域的维权真空问题,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及售后服务缺失现象 [5] 消费者权益保障具体行动 - 修订《劳动法》细化带薪休假制度,严查违法加班行为,探索弹性错峰休假制度 [8] - 推进消费维权三年行动,健全12315平台智能服务功能,实现投诉"接诉即办"闭环管理 [9][10] - 规范直播带货"全网最低价"等不正当竞争,加强金融产品信息披露与销售行为监管 [9]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智慧商圈和沉浸式体验空间 [11] - 完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多语种导览设施,增设外籍人员支付服务与入境便利化措施 [11][13] - 推动现金、数字人民币等多元支付方式兼容,扩大境外电子钱包境内使用范围 [12] 政策协同与统计监测 - 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工具精准刺激消费需求,工会经费可用于职工文体消费 [13] - 健全服务消费统计制度,加强网络零售数据监测,防范大数据杀熟和电信诈骗 [13] - 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入境通关流程以提升国际旅客消费便利度 [13]
特别策划丨刘向东:以优化消费环境为抓手 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搜狐财经·2025-07-02 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