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ETF市场规模在2024年首次突破万亿元,目前达4万亿元,2019年后行业主题ETF带领行业进入爆发期 [2] - ETF产品以费用低廉、持仓透明、风格稳定、交易便利的特点受各类投资者认可,2004年首只产品诞生后快速发展 [2] - 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主动基金跑赢指数难度加大推动资金转向指数、产品创新构建多元生态、"三投资"理念与指数化投资特征契合 [2] ETF产品设计考量 - 机构布局ETF产品首要考虑未来配置资金类型,而非急于布局赛道,宽基类和红利类产品因波动率低更受配置型资金青睐 [2] - 标的指数需具备足够投资容量以避免资金进出导致大起大落,宽基类和策略类产品数量少但规模大,更受ETF经营者偏好 [2][3] - 金融科技、数据积累及市场资讯捕捉能力助力热点指数快速发布,AI工具可提前研究热点主题如AIGC、新质生产力等 [3] 避免产品同质化策略 - 大型基金公司可布局宽基指数产品满足资金配置需求,中小型公司可开发特色宽基指数或自身策略如城市科技ETF [4] 中长期资金青睐的ETF方向 - 沪深300指数产品渗透率低且规模超1万亿元,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6] - 红利类策略型ETF契合低利率环境及投资者低波动需求,可能成为基础配置工具 [6] - 债券ETF和港股ETF因配置属性及互补性(如网络科技、创新药)具发展潜力,港股或成全球资金配置中国资产的一站式市场 [6] - 险资持有ETF规模约2600亿元,偏好权益类产品包括A股宽基ETF、行业主题ETF、策略ETF等 [6] 未来ETF创新方向 - 险资看好场内ETF、指数增强型ETF及QDII-ETF三类产品 [7] - 宽基指数作为核心配置工具,策略指数采用"核心+卫星"模式,多资产指数通过股债配置分散风险 [7] - 策略风格ETF在全球占比显著高于国内,随着市场成熟度提升有望迎来规模与占比双重扩容 [7] - 热点指数如茅指数、宁组合及AIGC等有望转化为ETF产品,推动市场多元化发展 [7]
ETF产品加速涌现,中长期资金更青睐哪些方向?
第一财经·2025-07-02 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