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新规,自2025年8月1日起,境内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对单笔或日累计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需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1] - 现金交易报告门槛从2017年的5万元提升至10万元,旨在通过提高门槛聚焦高风险交易,同时搭配可疑交易零容忍上报机制 [3] - 新规覆盖范围扩大,从上海黄金交易所到街边小金铺,只要经营范围含贵金属现货交易,一律纳入监管网 [3] 国际对标 - 新规与国际反洗钱形势密切相关,是对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建议的积极回应 [4] - 对比欧美国家,美国要求贵金属交易商对1万美元以上现金交易报备,欧盟则要求对5000欧元以上交易实施尽职调查 [4] - 中国将门槛设定为10万元人民币,既符合国情,又体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4] 市场影响 - 新规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有限,移动支付普及率已超80%,现金交易在贵金属行业占比极低 [5] - 大额现金购金者需配合身份核验、留存交易记录等流程,如北京某金店经理要求店员对超10万元现金交易"查身份证、录人脸、报系统" [5] - 从业机构合规成本显著增加,需建立反洗钱内控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至少10年 [5] 风险防范 - 新规核心是"了解你的客户"原则,从业机构需对现金交易超10万元、行为异常或身份存疑的客户开展尽职调查 [6] - 深圳推行贵金属交易实名制时,曾有14.86%的网民担忧隐私泄露,新规明确要求从业机构对客户信息严格保密 [6] - 监管层采取风险差异化策略,对高风险机构强化审查,低风险门店可简化流程 [6] 行业应对 - 上海黄金交易所已举办多场反洗钱培训,招商银行、渣打银行等机构分享了客户尽职调查、可疑交易识别等经验 [7] - 广东省黄金协会推动的数字化回收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黄金交易全流程可追溯 [7] - 武汉警方联合商场保卫部门,对全市4600余家金店开展反诈培训,签订风险告知书 [7] 未来展望 - 新规将推动黄金市场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发展"转型,投资者需适应大额现金交易的合规要求 [8] - 商家需加强内部风控,提升反洗钱意识,监管层需持续优化政策,平衡风险防范与市场活力 [8] - 新规特别强调对恐怖组织资金的拦截,从业机构需立即停止服务并冻结资金 [8]
央行新规出鞘:黄金市场迎来反洗钱 “紧箍咒”
搜狐财经·2025-07-02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