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业聚“交”,人才培养瞄准产业需求
齐鲁晚报·2025-07-03 05:50

产教融合模式创新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与潍柴集团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入院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精准培养模式,每年定向输送600余名学生至合作企业[5][6] - 校企合作覆盖潍柴、歌尔股份、北汽福田、山东省路桥集团等8家区域龙头企业,形成"专业建设-产业需求-职业标准"三对接机制[5] - 车辆工程系20余名教师获宝马/大众新能源培训认证,5名获华为MDC开发工程师认证,强化产教协同育人能力[8] 专业集群动态调整 - 组建"海陆空轨车物流"六大专业群,新增智能网联汽车、船舶动力工程、无人机应用等方向,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达100%[10][11] - 物流专业群整合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技术,道路桥梁专业群联动工程检测/造价,实现产业链映射式发展[11] - 重点布局山东省"十强产业"及潍坊市动力装备/汽车制造领域,覆盖35个专业[12] 国际化职教输出 - 越南班墨学院培养32名航空机电专业留学生,开发18门双语课程,累计培训1700人次"中文+技能"人才[8][9] - 产教融合共同体服务歌尔海外战略,在越南8所高校推广工业机器人等教学资源,构建本土化人才体系[9] 实训场景深度重构 - 校企共建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采用"企业工程师授课+车间即课堂"模式,汽车智能技术专业50%学时在企业完成[5][7] - 宝马/保时捷实车、波音/空客飞机成为教学工具,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入选国家高水平建设项目[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