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包含5个方面16条具体措施,旨在破解创新药"价格悖论"和"不可能三角"难题 [1] - 政策目标是构建多元支付体系,实现"好药不贵"与"研发有利"的良性循环,平衡创新药研发投入、市场价格和患者可及性 [1] - 传统医保体系基于"广覆盖、低水平、保基本"原则,难以承载创新药高昂价格,对医保基金持续稳定运行形成挑战 [1] 多元支付体系设计 - 新型保险需兼具覆盖面和保障力度,减轻医保基金与个人卫生支出压力,通过基本医保、商业保险、个人支付和企业援助项目实现成本分担 [2] - 基本医保承担"保基本"功能,商业保险提供差异化保障,个人支付体现市场原则,企业援助体现社会责任 [2] - 多元化成本分担机制可在不过度增加单一主体负担前提下,实现创新药合理定价和充分可及性 [2] 产业转型与发展现状 - 中国创新药行业自2015年进入关键发展期,2024年首发获批新药达39款占全球近四成,全球"first-in-class"新药中24%为国产管线 [4] - 行业实现从"跟跑者"到"并跑者"的身份转换,完成从"模仿创新"到"原始创新"的质的飞跃 [4] - 政策引导企业从"做得出"转向"做得好",从治疗导向转向需求导向,重构创新生态 [4] 政策深层逻辑与影响 - 十六条措施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通过医保数据支持研发、强化临床价值导向,构建自主可控的研发体系 [4] - 政策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模仿跟随向原创引领转变,从国内市场向全球市场转变 [5] - 关键在于平衡激励创新与控制成本,通过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准入标准、优化支付方式提供制度保障 [5] 社会价值与行业定位 - 创新药社会价值体现在治疗效果改善、医疗成本节约和生活质量提升,需从"价格思维"转向"价值思维" [3] - 医药生物行业在政策导向、技术革新与市场需求相互作用下持续演进,是国民经济关键构成 [5] -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并重的发展新阶段,将推动中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 [5]
多元支付如何破解创新药“价格悖论”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03 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