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机“飞手”考证热 果真“培训包就业”?
中国青年报·2025-07-03 06:56

无人机培训行业现状 - 无人机"飞手"执照成为行业关键入场券 2024年1月1日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需持证飞行 使得执照价值陡增 [1] - 全国登记在册的无人机执照培训机构已超过2600家 政策红利催生大量机构涌现 [1] - 培训机构收费差异显著 低价班5000-7000元 高价"包就业"班达两万元 部分机构推出3万元大师班和9-19万元高阶执照套餐 [3][5] 培训机构商业模式 - "包就业"承诺存在水分 实际多为短期项目派遣或偏远地区基础作业 如无人机吊运和农业喷洒 [3] - 部分机构将"开办培训机构"作为新赛道 提供资质代办 空域审批 教员派遣等一站式创业解决方案 未获批文即可提前招生 [6] - 社交平台营销成为关键获客渠道 机构提供"招生运营方案"模板 鼓励代理模式轻资产运作 [6] 行业乱象与风险 - 就业合同存在不利条款 如两年内未考取执照不退费 将实习纳入就业范畴 免除机构责任 [4] - 资质挂靠现象普遍 专家建议核查CAAC或AOPA认证 优先选择具备"培训+考点"双资质的机构 [7] - 教员岗位急缺 部分机构允许当期合格学员直接上岗任教 存在教学质量隐患 [5][6] 市场潜力与职业发展 - 无人机应用场景广泛 包括吊运 农业喷洒等 吸引大量求职者进入考证大军 [2] - 高阶执照如"双机长执照"和教员执照可提升就业竞争力 但需投入3-19万元高额培训费用 [3][5] - 执照仅是入门门槛 实际作业需积累空域规则 气象判断等实操经验 与汽车驾照类似存在新手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