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模式创新 - 提出"大药学"理念,将药学教育从单纯药物研究拓展至"药物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社会服务"全链条[2] - 牵头成立山东省药学专业联盟,实施"1+M+N"协同教学模式,整合高校、企业和数字公司资源[2] - 构建"HVS"三维育人体系,包括横向跨学科融合、纵向全周期覆盖和深向情感价值内化[3] 跨学科融合 - 基于OBE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设"药学+"课程如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AI驱动药物合成设计[3] - 联合省内外院校建设12门药学专业核心智慧课程群,建设动态知识图谱整合药学、医学、信息学前沿成果[3] - 出版1门综合实验数字教材,编写1部课程融合思政案例教材,实现"人工智能+药学+X"跨学科知识重构[3] 实践能力提升 - 增加《药学综合实验》必修课程,编写数字教材《药物综合研究与评价实验教程(案例版)》[3] - 构建"双同五维多元"一体化实践创新模式,涵盖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大药学思维等五个维度[3] - 建设"药物非临床研究虚拟仿真GLP实验室"和阿司匹林数智化生产实训中心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4] 教学成果 - 学生连续三年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奖,发表SCI论文56篇,申请专利23项[5] - 教师团队发表教研论文48篇,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比赛中获奖[5] - 药学核心专业课程知识图谱建设入选第61届高博会优秀案例,4门主干课程获超星知识图谱建设优秀案例[5] 社会影响力 - 团队成员在全国高校开展智慧课程建设讲座50余次,直接指导12门智慧课程建设[5] - 服务全国近200所学校数万人的智慧课程建设[5] - 作为山东省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教学改革项目("111计划")牵头单位,联合多所高校及企业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6]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构建“大药学”人才培养体系
齐鲁晚报·2025-07-03 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