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监管与合规趋势 - 稳定币近期频繁获得监管"正名",成为合规叙事下最受瞩目的数字资产赛道之一,美国推出《GENIUS法案》,香港正式落地《稳定币条例》[1]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提到香港地区稳定币牌照将谨慎发放,目前仅有京东数科、圆币科技和渣打银行牵头的财团等少数机构进入监管沙盒[6] - 牌照稀缺性可能推高其价值,类似香港虚拟银行牌照的经验,限制性发放增强了牌照的独特性和市场定位[6] 稳定币市场格局与商业模式 - 全球市场上主流稳定币机构主要靠"利息套利"盈利,用户用1美元兑换1枚稳定币,发行机构把这笔美元储备投入低风险、带息的资产如美国国债、短期票据等[3] - USDT从2014年上线以来占据60%-70%市场份额,USDC在2018年推出后份额约20%-24%,Tether早期铺开交易所应用场景形成强大网络效应[4] - Circle 2024年仅靠利息收入就赚了15.6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99%,Tether利润超过130亿美元[3] 稳定币应用场景与发展潜力 - 最看好的应用场景是跨境支付和DeFi应用,因其可扩展性和显著的成本效益最具潜力[7] - 跨境支付通过链上结算可将时间从几天压缩到几分钟,费用从6%-12%降到3%以下[7] - 稳定币是DeFi生态里天然的基础资产,既可用作借贷抵押品,也能作为链上结算单位,还能承接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7][8] 稳定币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 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面临收入结构重塑,稳定币可能替代一部分跨境支付服务,侵蚀银行手续费收入[9] - 稳定币提升了金融包容性,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10] - 市场力量可能向合规头部机构集中,合规成为入场门槛后,中小型金融科技公司难以参与主流稳定币生态[10] 稳定币市场动态与竞争格局 - Circle于6月初登陆纳斯达克,市值一度突破500亿美元,市盈率达到120倍,远高于Visa当前约15倍的市盈率[1] - 稳定币整体市场规模庞大,当前市值约2.5万亿美元,2024年链上交易额预计达到5.6万亿美元[5] - Ripple的RLUSD、银行发行的稳定币,以及Tether占据约70%的市场份额,均对Circle构成不小的竞争压力[5] 多币种稳定币与国际货币格局 - 越来越多稳定币不仅锚定美元,而且尝试挂钩欧元、港币、新币、日币等多币种,甚至挂钩非法币资产[11] - 多币种稳定币在区块链上广泛流通可能演化为"数字货币汇率体系",美元稳定币可能因其流动性和接受度成为"储备货币"[11] - 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竞争可能进一步复杂化局势,CBDC可能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挤出私人稳定币[11]
新宏睿创始人夏宇宸:从加密地带到金融基础设施,逐渐清晰的监管路径正重塑稳定币生态
新浪财经·2025-07-03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