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券通八周年交出亮眼答卷
金融时报·2025-07-03 09:43

债券通交易数据与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债券通"北向通"成交9156亿元人民币,月度日均成交482亿元人民币,较上线首月增长30倍 [1] - 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债交易最活跃,分别占月度交易量的57%和23% [1] - 2025年前5个月"北向通"交易总量达4.66万亿元,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35万亿元,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6% [2][3] - 截至2025年5月末共有1169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其中835家通过债券通渠道入市 [2] 债券通机制发展与开放成果 - 债券通实施国际通行的多级托管、名义持有制度,便利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 [2] - 2021年9月推出"南向通",2023年5月上线"互换通",实现双向开放与衍生品交易 [2][7] - 境外机构投资标的从国债、政金债扩展至信用债、资产支持证券等,一级市场服务和外汇交易服务有序开展 [3] - 2025年初债券通公司服务费下调60%,推出离岸债券回购业务,优化抵押品使用 [6] 国际指数纳入与市场影响 - 中国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富时三大指数,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在彭博全球综合指数权重达9.7%,全球排名第三 [6] - 中国国债在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权重为10%,在富时罗素国债指数权重达最初预计的两倍 [6] - 指数纳入引入数千亿美元跟踪资金,推动境外持债规模高增长 [6] 互换通进展与优化方向 - 截至2025年4月末,"互换通"累计达成1.2万笔交易,名义本金总额6.5万亿元人民币 [7] - 2025年拟延长利率互换合约期限至30年,推出LPR为参考利率的互换合约 [7] - 需优化交割流程自动化程度,完善配套风险对冲策略 [11] 市场结构与未来发展 - 外资持债结构以国债与政金债为主(占比80%),信用债配置较少 [9] - 债券通降低中国企业融资成本,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5] - "南向通"扩容至非银机构可提升资产配置灵活性,为香港市场注入流动性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