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与资金安排 - 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将设立城市更新专项,支持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危旧住房、老旧街区(厂区)转型提质等工程 [1] - 6月底前将下达2025年城市更新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并在"两重"建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安排中继续支持城市地下管网及设施建设改造项目 [1][2] - 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加大对城市更新相关项目的支持 [1][2] 投融资机制创新 - 发挥政策性金融撬动作用,鼓励政策性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支持 [2] - 完善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制度,提供巨灾风险保障 [2] - 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可持续城市更新投融资模式,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 [2] 金融服务配套 - 金融监管总局将研究出台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明确贷款条件标准 [2][3] - 指导金融机构制定配套制度流程、业务系统和绩效评价体系,发挥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优势 [3] - 提供丰富多样、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主体、项目、阶段、环节的金融需求 [2][3] 老旧小区改造进展 - 2019-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居民4800万户、超过1.2亿人 [4] - 改造提升各类老化管线36万公里,增设停车位387万个,建设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7.8万个 [4] - 重点推进小区内老化管线改造、公共部位维修、环境配套设施改造、建筑节能改造及有条件楼栋加装电梯 [3] 规划与用地政策 - 自然资源部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支持各地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4] - 总结推广43个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经验,完善规划管控、用途管制等全链条政策机制 [4] - 持续开展完整社区建设,配建完善社区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及停车充电等市政配套设施 [3][4]
★多部门联手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中国证券报·2025-07-03 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