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7大银行开一类储蓄卡实测:反复询问开卡原因、查社保、被拒绝
南方都市报·2025-07-03 11:12

银行开卡服务现状 - 7家银行中仅1家成功办理日转账额度5万元的一类储蓄卡,其余均设置低于预期的限额(5000元至3万元不等)[1][3][5][6][7][9][10][11][13][14][15][17][18][19][21][22][24][25][26][28][29] - 银行普遍以反诈为由限制新开卡额度,部分要求提供社保记录、工作证明等辅助材料[5][6][17][18][26][28] - 开卡流程耗时差异大(10分钟至1小时),部分银行存在反复询问用途、强制绑定小程序或理财服务等问题[3][7][9][10][11][13][14][15][17][18][19][21][22][24][25][26][28][29] 银行具体操作差异 额度限制 - 光大银行:初始日限5000元,需余额匹配资金才能申请提额[3][5][6] - 浦发银行:强制绑定贷款小程序,一类卡日限1万元且半年后才可提额[7][9][10][11] - 广发银行:新卡日限1000元,使用半年后视交易记录提额[11][13][14][15] - 中信银行:仅允许1000元日限,查看社保记录后仍拒绝提额[15][17][18] - 兴业银行:日限6000元,后续存款可申请提额[19][21][22] - 招商银行:初始日限3000元,沟通后上调至3万元[22][24][25] - 厦门国际银行:直接给予5万元日限,仅需社保验证[26][28][29] 流程问题 - 浦发银行:办理期间频繁中断服务,强制绑定两项以上第三方平台[9][10][11] - 中信银行:强制下载APP及注册小程序,选填信息变为必填[17][18] - 广发银行:三类工作人员重复审核,实际等待时间超30分钟[11][13][14][15] - 厦门国际银行:10分钟快速办结,无强制捆绑服务[26][28][29] 用户权益影响 - 多银行以反诈为由降低初始额度,但未明确提额标准(如光大需余额匹配、浦发需半年等待)[3][5][6][7][9][10][11][15][17][18][24][25] - 部分银行存在过度收集信息(如成长经历、社保连续性)或强制绑定非必要服务(贷款小程序、理财经理微信)[5][6][10][11][17][18] - 仅招商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在沟通后较快满足额度需求或提供较高初始限额[22][24][25][2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