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2025年7月9日至10日在山东曲阜举办,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1][2] - 论坛设置六大分议题,涵盖文明起源、儒家文化、齐鲁文化、全球现代化、家庭意义与人工智能发展等方向 [2] - 论坛自2010年创立以来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和文明交流互鉴平台 [1] 家庭形态与现代化 - 现代化进程中家庭形态经历两步递进式小型化:从超大型家族演变为核心家庭,再缩小为"夫妻+1-2孩"结构 [8] - 生产功能外移是家庭小型化核心动因,传统家庭同时承担生产与生活双重功能,现代社会物质生产由经济单位承担,家庭仅保留"人的自我生产"功能 [5] - 代际离散化源于人口跨地域流动,婚姻延迟化与教育成本攀升、学业周期延长及婚恋观念变化相关 [8] 家庭的文化传承功能 - 家庭通过"人的自我生产与养育"成为文明建设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建设观念传承的核心载体 [6][7] - 现代家庭文化传承需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如"孝悌"观念以亲情关怀、亲子陪伴等柔性方式延续,而非复刻传统权力结构 [3][9] - 横向亲戚关系因代际离散弱化,但新型情感共同体(如朋友群)和外部资源(社区、学校)形成补充 [9] 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 - 结婚率下降可能导致独身群体规模扩大,但家庭作为国家治理微观载体的功能仍存续于多数组建家庭的人群中 [10][11] - 城市探索"家、校、社、企"四方协同机制,需各方基于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界定责任边界,以共同体思维支持家庭建设 [12] -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程"需针对不同群体精准引导,激发年轻人主动参与意识而非说教式灌输 [13] 婚恋观念与家庭时间保障 - 婚恋匹配方式(如MBTI测试)与家长偏好(体制内优先)的碰撞反映代际认知差异,属社会发展常态现象 [14] - "996"工作模式侵蚀家庭时间,湖北省推行"妈妈岗"等创新探索显示需政策、企业、社会多方联动保障家庭时间 [15] - 国家已出台反内卷政策,企业自主尝试如"家庭时间储蓄账户"需与制度性支撑结合 [15]
倾听尼山2025|郑长忠:现代家庭传承文化并非对传统简单复刻
经济观察报·2025-07-03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