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进程 - 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名称由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主体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引发市场对其IPO进程的加速猜想 [1][2] - 公司和投资人正在积极推进IPO事宜,首选在A股上市,其次是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 - 公司创始人王兴兴表示后续有可能赴港上市,但不确定,公司在香港亦有经营业务,各方面合作机会多 [2] - 公司完成C轮融资交割,募资规模约7亿元,融资后估值达120亿元,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吉利资本共同领投,绝大部分老股东参与跟投 [1] - 此次融资或将是公司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上市前再融资的可能性较小 [1] 公司融资与股东结构 - 自创立以来,公司已获得包括最新融资在内的10次融资,投资者阵容包括顺为资本、初心资本、中信证券、深创投、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 [2] - 公司股东结构为:创始人王兴兴持股27.81%,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持股8.25%,宁波红杉科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7.13%,天津宇树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6.81%,金石成长股权投资(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4.77%等 [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 [4] - 公司已深耕四足机器人领域多年,先后推出了XDog、Laikago、AlienGo、A1、Go1、B1、Go2、B2等系列的四足机器人产品,自2023年起,也先后推出了H1、H1-2、G1人形机器人产品 [4] - 公司在2023年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了69.75%的销量份额和40.65%的营收份额,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同行 [5] 行业竞争与市场前景 - 今年以来,多家机器人创业公司相继获得融资,行业竞争愈加激烈 [4] - 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以每年23%的增幅快速增长,在未来四年翻1倍以上,巩固中国在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 [5] - 2025年5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大增35.5%,达到6.9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上升13.8%,达到120万台 [5] - 德国、日本和美国这三个传统机器人积淀很多的国家,也开始加入这场世纪之争,让公司面临的挑战更大 [6] 公司挑战与前景 - 公司擅长的人形机器人离大规模的商业实际运用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机器狗又被曝出可能存在安全性的漏洞,显示出公司离一个真正的消费科技公司或者高科技公司还有较多的问题需要克服 [6] - 家庭应用场景对机器人而言确实充满挑战性,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相关工作,目前工业和农业应用的发展速度相对更快一些 [6] - 近距离与人交互的产品在安全性方面面临的问题比技术问题更为突出,在伦理道德层面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6] - 公司需要从一个精准的洞察和清晰的商业场景中占领一席之地并快速建立护城河,这是成功的规律 [7]
从更名、股改到最新一轮融资 宇树科技IPO或“箭在弦上”
中国经营报·2025-07-03 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