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本厨房里的中国菜
虎嗅·2025-07-03 18:56

日本调味料行业 - 日本料理核心调味料为"出汁"(海带木鱼花高汤)和酱油,构成鲜味基础[1] - 酱油文化深入日常生活,成为日本饮食文化标志性特征[2] - 中华调味品(甜面酱/豆瓣酱)在日本普及度提升,但存在本土化改良现象[4] - 日本本土开发出"味霸"调味料,融合猪骨鸡骨高汤,成为中华料理店标配[12] - 调味料呈现文化融合趋势,如用日本甜酱油做红烧鱼,味醂替代白糖[7] 中日食材贸易 - 中国蔬菜1980年代大规模进入日本市场,形成"中国野菜热潮"[23] - 青梗菜等38种新蔬菜获官方命名统一,但民间仍沿用习惯称呼[25][26] - 日本超市中华调味品供应充足(镇江香醋/蚝油/绍兴料酒),但部分食材(蒜苗)仍稀缺[3][5] - 冷冻虾主要来自南美/南亚,活虾(车海老)价格高昂[15] - 肉类呈现明显产地分级,日本国产肉溢价显著[17][18] 饮食文化融合 - "多文化共生"政策推动饮食文化相互借鉴[8] - 出现"和洋折衷"烹饪方式,如三文鱼配淡奶油[14] - 中华料理在日发展催生新需求,如广记商行开发"味霸"适应市场[12] - 蔬菜命名体现文化融合特征,如"チンゲンサイ"采用拼音化表述[26] - 新一波中国蔬菜(莴笋)正在尝试进入日本市场[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