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为什么《永乐大典》会成为阴谋论符号?
虎嗅·2025-07-03 19:16

《永乐大典》的历史背景 - 明成祖朱棣于1403年命人编纂《永乐大典》,历时5年完成,共二万二千多卷,装订一万一千多本 [1] - 内容涵盖稗官野史、医学方术、农桑杂记、奇技淫巧等,由三千儒臣硕学昼夜抄录完成 [1] 西方伪史论的核心观点 - 认为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历史全系伪造 [3] - 主张中国乃万物起源,西方抄袭《永乐大典》 [3] - 声称iPhone、蒸汽机等技术源自《天工开物》和《永乐大典》 [4] 《永乐大典》的市场表现 - 2020年7月7日,两册《永乐大典》在法国巴黎拍卖行以812.8万欧元成交 [4] - 相关话题在短视频平台持续发酵,成为互联网情绪热点 [4] 百科全书的市场现象 - 浙江教育出版集团1991年推出《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截至2016年售出400万套 [11] - 该书售价80元,在90年代属于高价产品但仍热销 [13] - 《大英百科全书》18世纪售价约40先令,相当于普通工人数月收入 [13] 消费心理分析 - 社会转型期人们对系统知识和正确答案的渴望催生百科全书热销 [15] - 百科全书被视为"官方真理"象征,畅销于国家转型、教育扩张阶段 [13] - 中产阶级购买百科全书存在掩盖阶级滑落恐惧的心理 [13] 阴谋论传播机制 - 《永乐大典》因体量巨大和部分遗失被赋予"失落文明"符号意义 [17] - 类似案例包括亚特兰蒂斯、玛雅超科技等失落文明母题 [17] - 1882年《亚特兰蒂斯:大洪水前的世界》畅销反映人们对现代化的焦虑 [19][21] 社会心理驱动因素 - 全球化冲击下的文化防御本能和百年屈辱史的心理补偿 [24] - 社会变迁中群体认同感和尊严需求催生民族叙事 [24] -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出现"万物起源俄罗斯"论调 [20] 网络传播趋势 - 2019-2022年B站伪史相关视频数量持续增长,2022年达高峰 [27] - 外部指责和污名化感受助推相关话题传播 [27] - 部分年轻人将此类言论视为文化战线的反击手段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