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行业现状 -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清仓式"看空人形机器人引发市场热议 但资本动向却逐渐火热 [2] - 2025年国内具身智能行业年内投资事件达114起 超过2024年全年91起的总量 [3] - 头部企业持续获得融资 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估值突破百亿元 银河通用获宁德时代领投11亿元 [2] - 京东 美团 腾讯 华为等巨头纷纷布局该领域 除投资初创公司外 大厂前高管也躬身入局 [2] 资本动态与估值变化 - 宇树科技春晚表演后部分具身智能项目估值攀升 有项目估值直接翻倍 [4][6] - 初创企业融资节奏加快 它石智航成立50天获1.2亿美元天使轮 原力灵机未满半年完成2亿元天使轮 千寻智能一年内获5.28亿元Pre A轮 [6] - 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后估值达150亿元 较上一轮直接翻倍 [6] - 投资门槛水涨船高 动辄数亿人民币融资规模超出中小机构能力范围 [6] 商业化进展与挑战 - 头部企业尚未探索出可规模化变现的商业模式 某项目B轮退出时年营收仅800万美元 现金流缺口达2700万美元 [7] - 宇树科技客户以高校科研为主 同济大学采购825.66万元订单 反映消费级与工业级应用滞后 [9] - 赛道多数玩家仍停留在研发阶段 具备量产交付能力企业寥寥无几 [9] - 松延动力获2000台订单总金额超1亿元 银河通用机器人进驻7家无人药店 [11] 技术发展与投资逻辑 - 大模型技术突破为具身智能迭代升级提供机会 使机器人更智能动作更灵活 [4] - 投资机构开始关注上游产业链 灵心巧手获数亿元A轮融资 千觉机器人获多家机构投资 [9] - 部分投资人赌大模型与机器人融合的临界点 认为突破后整个产业链价值将重估 [10] - 资本关注点从团队技术转向交付能力 强调产品市场匹配度和现金流 [11] 行业未来展望 - 2025年被视作机器人交付元年 千台交付量后场景需求将超越简单操作 [12] - 参照智能驾驶和大模型发展轨迹 下一轮投资窗口期可能出现在量产阶段 [13] - 行业面临技术迭代速度 商业化路径等不确定性 但资本仍不愿彻底退场 [3][6]
热钱涌入,中小资本挤不上具身智能牌桌
36氪·2025-07-03 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