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合力投资张敏对AI投资存在两大迷茫:一是大模型最终靠什么改变世界,二是AI应用的万亿独角兽在哪里 [17][20] - 当前AI投资存在"确定趋势与模糊路径"的矛盾,多数投资人无法判断最终赢家类型 [5] - 大模型投资核心动机是"错失恐惧症",而非对技术终局的笃定判断 [6] - 90%AI项目只是"加AI"效率工具,真正原生应用尚未出现 [23] - AI创业者将面临互联网大厂的激烈竞争,传统企业拥抱AI速度远超互联网时代 [25][26] 行业趋势 - 全球大模型格局前五名已相对明确,但能否成为万亿美元市值公司仍存疑 [34] - 中国大模型发展受资金门槛限制,早期投资者参与机会有限 [31][32] - 英伟达已显现出AI时代云计算公司的雏形,其芯片+云端token模式形成核心竞争力 [46][47] - AI应用当前以2B模式为主,2C领域尚未出现突破性产品 [55][56] - 医疗、旅游、社交被视为最具潜力的AI应用领域 [57] 投资逻辑 - 早期投资需在迷茫中下注,完全看清时往往已错过机会 [36] - 智能眼镜操作系统与大模型结合可能成为"下一个苹果" [41][42] - AI时代可能出现全新形态的超级App,超越现有文字视频形式 [43][45] - 脑机接口代表终极人机交互方向,但投资门槛极高 [46] - 内容生成工具类项目遇冷,商业工具类项目暂具可持续性 [55] 历史对比 - 当前AI发展阶段类似1998年互联网泡沫期,认知冲击相似但路径不同 [13][16] - 互联网时代万亿公司依赖硬件+OS+支付+超级App组合,AI时代生态架构尚未清晰 [37] - AI应用发展可能经历空窗期,类似互联网初期的探索阶段 [53][54] - AI创业失败率与互联网泡沫期相当,关键在于发现真需求 [59] 市场格局 - OpenAI等头部项目已实现技术预期,但尚未突破平台生态瓶颈 [35][36] - 国内大模型发展呈现"国家队+大厂"主导特征 [32][33] - 互联网大厂在AI应用领域具有资金、技术、流量三重优势 [25][26] - 全球AI投资呈现"美国技术创新+中国应用落地"的分化格局 [28][31]
我,投资了OpenAI,但迷茫的很:AI万亿独角兽,我至今找不到
36氪·2025-07-03 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