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碳园区迎建设热潮,项目落地诸多难题待解︱晨读能源
第一财经·2025-07-03 20:52

零碳园区发展现状 - 零碳园区迎来布局热潮,政策引导和企业宣传推动消息层出不穷,但项目落地仍面临诸多难题 [1]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被业界认为是零碳园区"元年" [1] - 全国有超过7.7万个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约占三成,贡献全国50%以上工业产值和31%左右碳排放 [3] 政策支持与区域发展 - 江苏、广东、四川等十余省份将零碳园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出台专项政策 [3] - 江苏省提出年内建设10家以上零碳园区,无锡市对列入培育计划的园区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3] - 工信部提出到2027年推动制修订绿色低碳领域标准百项以上,包括零碳工业园区通用要求等 [6] 实施挑战与问题 - 建设涉及大量投资但电能量和绿色电力价值无法充分体现,企业投资动力不足 [1] - 标准不统一、技术不成熟制约发展进度,部分地区处于边建设边观望状态 [1][5] - 安徽省首批十家零碳产业园区中仅一家可实现百分百清洁能源供应,多个园区化石能源占比超50% [5] 企业参与情况 - 头部企业减碳意识和负担能力较强,部分已实现100%绿色用电 [4] - 中尾部企业数量庞大但经济负担能力弱,是减碳重点主体 [4] - 外向型企业需"绿电直连"才能获得国际认可,政策支持民营企业投资绿电直连项目 [5] 资金与技术支持 - 前期投入大但政策激励不足,绿色金融产品有待创新 [6] - 能碳管理能力和数据基础建设滞后,多数园区依赖传统数据获取方式 [6] - 石化等行业电气化替代有赖于工艺改进和关键技术装备突破 [4] 发展建议与路径 - 应优先布局在风能、太阳能等资源禀赋丰富地区 [7] - 需要地方政府在产业规划、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方面系统协同 [7] - 建议将发展划分为"探索试点期—机制成熟期—示范复制期"三阶段 [8] - 应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和动态退出机制确保名实相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