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提议在河南等高教洼地建“激活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是重点
第一财经·2025-07-03 21:05
教育模式转型 - 生物化学家王晓东提出教育应从"筛选"转向"激活",构建以技术为工具、多元路径为支撑、终身学习为保障的新生态 [1] - 建议在河南中部等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建立"激活型大学",采用多元遴选机制替代统一分数门槛 [1] - 新型大学需与高科技企业及高校联合培养,通过"导师+AI助教+企业实训"实现潜力识别到能力落地的闭环 [1] 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 - 2025年全国新增3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数量为近年最多 [2] - 新型大学以高起点、国际化、产业合作为特点,注重颠覆性知识生产模式重构 [2] - 福耀科技大学副校长徐飞指出第四代大学需解决传统工科教育的知识体系、培养模式、创新效能三重脱节 [2] 产教融合实践 - 纳微科技创始人江必旺强调高校需在研究生阶段引入市场化思维,以缩小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华为共建通信工程实验班,采用"双师引导+产教融合"体系及定向实训机制 [4] - 深圳大学与腾讯合作的人工智能"腾班"通过科产教融合培养工程问题解决与应用创新能力 [4] 区域高等教育布局 - 教育部提出新增高教资源向中西部倾斜,支持部省合建高校及雄安校区建设以解决区域不平衡 [5] - 河南省高校数量全国第一(174所),但本科占比仅34.48%(倒数第三),"双一流"高校仅2所 [11] - 河南正培育7所高校的11个学科作为"双一流"后备力量,并引进外部资源建设"新大学"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