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47万家企业,如何重塑“空中疆域”?
每日经济新闻·2025-07-04 00:16

政策支持与行业定位 - 中国证监会发布意见将低空经济纳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旨在打通企业成长通道并树立产业标杆 [1] - 低空经济被定位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行业 2024年被视为规模化落地元年 [1][11] - 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地区为低空经济发展四大增长极 在研发制造和场景探索方面领先 [7] 企业分布与区域格局 - 全国低空经济企业数量从2020年0.94万家增至2024年1.47万家 2024年一季度达1.66万家 单季新增1800家 [3][7] - 深圳(788家)和北京(782家)为头部聚集城市 成都、上海等8城企业数量超280家 前十城占全国总量近30% [7] - 深圳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份额 北京聚焦无人机整机制造和低空智联网 两地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牵引 [7][8] 产业链结构与发展趋势 - 低空经济产业链分为四大环节:生产制造(47.1%)、运营服务(43.1%)、基础设施(5.2%)、飞行保障(4.6%) [9] - 生产制造和运营服务合计占比超90% 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环节企业稀缺 反映基建仍处起步阶段 [9][13] - 2020-2024年基础设施企业占比从3.7%升至4.6% 飞行保障企业从3.1%升至5.2% 显示基建加速布局 [13] 商业化落地动态 - 广州亿航智能与华彬航空合作打造"eVTOL+传统通航"生态 成都沃飞长空联合高校建立创新高地 [8] - 东莞计划一年内打造超100个示范应用场景 深城交(6000万+)和莱斯信息(5000万+)中标重大基建项目 [13] - 成都、南京等城市密集召开场景对接会 通过政策推动基础设施与场景建设协同发展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