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 - 天津市发布《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强度,到2027年力争全市科技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1] - 方案提出探索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打包质押融资模式,扩大科技型企业首贷、信用贷、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投放 [1] - 鼓励银行机构单列科技型企业信贷规模,适当向科技支行下放授信审批、利率定价等业务权限 [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与挑战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为解决科技型企业抵押难问题的"金钥匙",但受技术密集、专业门槛高等因素影响,银行主要依赖第三方评估机构 [2] - 知识产权类型多样且评估方法不统一,导致评估价值差异大,其价值受市场需求、行业竞争、法律保护等多因素影响 [2] - 科技型企业核心资产多为"软资产",银行缺乏有效数据和评价标准判断其真实经营状况,风险识别与利率定价成为难点 [3] 科技支行发展现状 - 部分银行科技支行业务定位侧重于传统信贷,目标客户聚焦成熟期科技企业,与普通支行相比优势有限 [3] - 下放授信审批、利率定价权限可为科技型企业开通绿色信贷通道,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效率 [3] - 银行需加快培养熟悉金融和科技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提升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识别能力 [3] 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措施 - 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发掘培育独角兽和猎豹企业 [3] - 依托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100家科技型企业上市后备库,实施分类支持、分阶段培育和"一企一策"辅导 [4] - 鼓励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 [4][5] 债券市场创新举措 - 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债券发行效率和成功率 [4] - 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通过专业增信机构或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为科技创新债券增信 [5] - 将科技创新债券纳入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质效评估 [5]
天津探路科技金融发展新路径
中国证券报·2025-07-04 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