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江余村:金融活水浇灌绿水青山

余村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 余村从"卖石头"转向"卖风景"的生态发展模式 村集体年收入从关停污染企业后的21万元低谷重新崛起[1] - 2005年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后 余村启动矿山复绿工程 将矿区改造为生态景区 矿工转型为导游和民宿经营者[3] - 通过"1+1+4"抱团发展模式 余村联合周边4个村扩大发展空间 2022年进一步扩展为包含24个村的"大余村"景区[4]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 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2018年起在余村试点"金融自治" 首批贷款投向民宿和旅游项目 如村民葛军获得110万元改造民宿[3] - 农业银行湖州分行发放全国首笔乡村旅游重点村项目贷款5700余万元 支持田园景观改造等20余个农旅项目 带动500余农户增收[4] - 农业银行为云上草原度假区授信9亿元组合贷款 支持景区扩建 该项目累计投入超15亿元[5] 产业融合发展成效 - "大余村"整合各村特色资源 形成竹海漂流、高山茶厂等差异化项目 202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0亿元 村均集体收入超280万元[6] - 云上草原度假区新建索道缩短通行时间至6分钟 预计带来30%客流增长 配套"云上仙城"项目将于7月开放[5] - 余村启动"全球合伙人计划"吸引60余个项目落地 1200多名大学生入驻 "新乡人"数量超过"原乡人"[6] 创新业态发展 - 农业银行推出最高1000万元的"乡村振兴带头人贷款"等产品 支持青年创业 并协助对接市场资源[8] - 余村发展"乡村元宇宙"、数字农场等新业态 举办文创市集、国潮音乐节等活动 推动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8] - 农行浙江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8700亿元 绿色信贷余额6900亿元 持续支持乡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