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观车 · 论势 || 金融乱象整顿倒逼市场回归理性
中国汽车报网·2025-07-04 09:1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银行业协会叫停"车贷高息高返"及"诱导提前还款"操作,行业潜规则面临监管重拳 [1] - 银行向经销商支付贷款金额10%~15%返佣,经销商将部分返点转化为车价优惠制造"贷款更划算"假象 [1] - 某国有大行17万元贷款案例中银行支付2.55万元返佣却因客户提前还款实际利息收入仅1.6万元导致亏损 [1] - 经销商通过贷款渠道可获贷款额4%返点(20万元车返点8000元)综合利润提升至1.4万余元是全款销售利润2倍多 [2] - 头部汽车金融公司设定"贷款渗透率"考核指标提升至70%否则削减返点并上调融资成本 [3] - 金融机构通过"零首付""尾款贷款"等产品设计将消费者捆绑进5年还款周期 [3] 商业模式与风险 - "高息高返"模式导致银行实际亏损形成金融资源空转与浪费 [1] - 经销商为获取返佣诱导客户虚报收入伪造贷款资料将车贷异化为"套利工具" [2] - 金融返点模式贡献经销商利润近半壁江山 [2] - 经销商将手续费包装为"数字化服务费"将利率差价转化为"政府补贴" [3] - 消费者陷入三大认知误区:忽略隐性成本误将"低月供"等同于低负担被迫接受高溢价套餐 [3] - 行业杠杆率被推高埋下系统性风险隐患销售终端沦为金融产品导流渠道 [4] 监管与行业影响 - 监管层出手防范系统性风险守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4] - 政策建议包括强制公示完整费用清单建立金融产品备案制度禁止强制捆绑销售 [4] - 车贷新政导致贷款优惠从2万元缩水至5000元提前还款违约金从5%跳涨至10% [5] - 经销商长期依赖金融返佣的盈利模式遭遇颠覆需转向后市场服务谋求生路 [4] - 行业面临库存量高企资金流动性变差第三方售后服务竞争等挑战 [4] 未来发展趋势 - 消费者需建立新购车逻辑关注真实利率违约金条款评估全生命周期成本 [5] - 监管升级与市场教育双管齐下催生更理性消费决策 [5] - 行业需回归"产品+服务"本质竞争银行比拼风控能力经销商转型服务生态 [6] - 车贷新政被视为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走向成熟的"成人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