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反抗无法推翻的处境,承受随之而来的巨大孤独感
第一财经·2025-07-04 09:54
人要通过反抗,来克服荒谬。 "萨特—加缪之争"今天还有热度吗?两位男性公共知识分子,两位卓越的法国文学家,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一场说不尽的恩怨。事情发生在遥远的70多年前,但是人物依然新鲜,特别是加缪,《局外人》《鼠疫》的影响 力历久弥新,文字里处处散发的人格和思想依然使人着迷。小说之外,加缪还发表戏剧、散文和思想论著,其 中,1951年出版的论著《我反抗,故我们存在》(原书名《反抗者》)最近有了一个新的中译本,它写于二人关 系由热转冷之时,更写于冷战开启前后,一个社会高度分裂的时代。 从加缪的笔记里,能看到《我反抗》的写作时间是1946年,《鼠疫》在那年出版,但那是个战争刚刚结束的冬 季,因物资短缺、人心忧伤而显得格外寒冷。那时,加缪在一个阿尔卑斯山中的旅馆住着。他才33岁,已是名作 家,也是声誉达到顶峰的政治左派,可是写此书时,心情并不好。 " 一个人度过了一周,我再一次清楚地认识到,我的能力不足以完成这项工作,一开始时我很狂热,现在想要放 弃。 " 这项工作就是写作《我反抗》。战争结束,似乎能松弛一些了,然而加缪眼里已经有了一幅现代图景:在自由的 旗帜下,以正义,以慈爱,以未来,以超人崇拜……以各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