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强技术弱叙事 中国工美亟需补上“讲故事”这一课
消费日报网·2025-07-04 10:37

全球奢侈品市场的文化叙事体系 - 西方奢侈品牌通过历史传承、贵族符号、工艺神话与艺术植入构建"奢侈品叙事体系",将稀缺与传统嫁接为品牌价值核心 [1] - 爱马仕、LV等品牌强调"百年工艺"提升可信度,Chanel以"现代女性独立"构建身份认同,Ralph Lauren销售"美国东岸生活方式"作为文化模板 [2] - Louis Vuitton建立私人艺术基金会,Gucci与当代艺术家合作拍摄广告短片,通过艺术关联确立审美高地,渗透"品牌即艺术"理念 [2] 中国工艺美术品牌的现状与挑战 -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可追溯数千年,刺绣、掐丝珐琅、陶瓷等凝结中华美学,但在国际高端消费市场处于边缘位置 [3][4] - 景德镇陶瓷工艺繁复但缺乏顶级品牌认知,消费者仍停留在"收藏品"印象,而意大利Ginori 1735通过艺术家联名、产品线延展建立文化符号 [4] - 行业存在"强技术弱叙事"困境,非遗技艺缺乏让人买单的表达方式,需突破"叙事能力"门槛 [4] 中国品牌构建高端叙事的成功案例 - Qeelin珠宝以中国传统"葫芦"为原型设计Wulu系列,结合钻石镶嵌与现代几何构图,被开云集团收购成为首个进入国际奢侈品体系的中华文化品牌 [8] - 气味品牌"观夏""闻献"通过东方植物香气、文人笔记式文案和器物美学包装,构建"东方慢生活"氛围,获得年轻消费者认可 [8] - 李宁"悟道"系列亮相纽约时装周,借助国际时尚体系实现文化输出,重新定义为"国潮先锋" [9] 中国工艺美术品牌的全球化路径 - 需从"文化自信+当代表达"双维度突破,避免静态陈述历史,通过鲜活时尚的设计语言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7] - 泡泡玛特通过IP塑造与情绪消费,打造面向Z世代的"精神奢侈品",证明中国品牌可进入全球精英圈层 [9] - 全球化布局可从本土文化地标(如长安街、景德镇)出发,转化为国际理解的"东方奢侈感",涉及设计语言与跨文化传播策略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