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截胡小米YU7话术泄露,雷军说是“诋毁和歪曲”
36氪·2025-07-04 11:42

小米YU7发布及市场表现 - 小米YU7发布后3分钟大定超20万辆,18小时锁单超24万辆,引发市场关注和质疑[1] - 雷军回应质疑称大定统计口径与其他车企一致,SU7转单仅占YU7总订单15%(3.6万辆),剔除后锁单量仍达20.4万辆[2] - 小米汽车2024年销量目标30万辆(后调高至35万辆),上半年已完成15万辆(完成率50%),6月单月交付2.5万辆[2]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各品牌销量完成率:小鹏56%(唯一超50%)、零跑44.3%、比亚迪39%、极氪34.5%、理想31.9%、蔚来26%[2] - 小米汽车表现突出,若产能跟上可能超50万辆销量(2024年的268%),营收或超1000亿元(2024年的212%)[2] - 雷军采取低调策略,仅公布18小时锁单数据,并在社交媒体积极转发友商内容以缓和竞争关系[3] 小米YU7用户画像与市场定位 - 用户前三城市为上海、杭州、北京(与Model Y重合),明确对标特斯拉而非国内友商[5] - 平均用户年龄33岁,女性占比30%(比SU7高4.5%),iPhone用户占比52.4%(比SU7高4.4%)[7] - 起售价25万元(比Model Y低1万元),定位豪华高性能SUV,通过微创新功能吸引增换购用户[5][8]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累计补贴申请超1000万份,2025年增换购比例预计超65%(约2015万辆需求)[8] - SUV市场竞争激烈,Model Y保持领导地位,此前蔚来、极氪等对标产品均未成功撼动[5] 产能与交付挑战 - 小米汽车工厂二期6月竣工,7月开始量产,首批交付预计7月6-7日,部分用户交付周期长达40-50周[9] - 友商借机推出"拦截话术"针对等待用户,雷军回应称部分内容存在诋毁和歪曲[9] - 雷军建议急需用车的用户考虑小鹏G7、理想i8或Model Y,优先推荐其投资品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