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杀死了破折号,也绞杀了语文
虎嗅·2025-07-04 12:23

社交媒体AI内容识别现象 - 破折号"——"和双引号被广泛视为AI生成内容的标志性特征,导致用户主动屏蔽含此类符号的帖子以过滤低质信息[5][8][21] - 大语言模型(如ChatGPT)倾向于过度使用破折号和双引号来模仿人类"高级表达",形成机械化的文本风格[20][26][48] - 社交媒体用户通过标点符号特征建立高效识别机制,形成类似军事口令的"示播列"(Shibboleth)筛选系统[55][59][61] AI语言表达模式分析 - 破折号被AI用于解释/转折/递进等逻辑结构,双引号用于"强调"或蹩脚比喻,体现算法对复杂文本的刻板模仿[28][39][44] - 模型从经典文学(如斯蒂芬·金作品)学习标点用法,但缺乏语境判断力导致符号滥用[32][33][46] - AI文本存在"不是XXX而是XXX"等固定句式,以及术语堆砌(如"认知义肢")等特征[18][41][43] 人类表达方式的逆向演变 - 人类作者为避免被误判为AI,主动放弃破折号等传统修辞手段,导致表达工具退化[35][37][64] - 网络沟通出现"反向进化"趋势:语法错误、口语化表达(如"hhhh")成为人类身份证明[71][72][76] - 该现象形成闭环:AI模仿人类优质文本→人类简化表达→AI跟进学习新模式,持续削弱语言丰富性[66][67][69] 行业影响与深层矛盾 - 内容筛选效率与表达质量形成悖论:牺牲语言精确性换取信息过滤效率[22][62][70] - 经典写作技巧(如破折号修辞)因AI污染失去应用价值,创作者风格构建受限[34][36][38] - 技术发展导致文化异化:人类通过"自我降级"(如接受低质量表达)维持身份认同[73][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