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诈“杀猪盘哥”的坦白:我才18,怎么可能爱上50岁的她们
虎嗅·2025-07-04 14:13

行业运营模式 - 电诈行业出现"坦白盘"新变种,诈骗者主动坦白身处诈骗园区以获取受害者更深信任 [1] - 诈骗集团采用长期情感培养策略,作案周期通常1-6个月,远超传统诈骗时长 [24][35] - 行业形成标准化流程:前期"养猪"建立信任,后期"点客"实施诈骗,使用统一话术包和素材库 [19][30] 目标客户特征 - 主要针对45岁以上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女性,近年因中国反诈意识增强转向海外市场 [21] - 典型受害者包括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日本等地中年女性,单案涉案金额8-60万元人民币 [9][12][14] - 受害者更关注情感真实性而非资金追回,部分人持续为诈骗者辩护甚至追加转账 [33][35][37] 从业人员画像 - 低龄化趋势明显,存在18岁从业者,日均工作11小时同时维护6-7个"客户" [18][24] - 人员多来自低收入家庭,通过偷渡进入东南亚,部分因欠债被迫从事该行业 [43][47] - 基层员工月收入从8000元底薪到数十万元不等,业绩压力大且存在赌博等资金消耗行为 [27][48][50] 技术手段与话术 - 使用伪造身份、场景照片及AI翻译工具,构建跨国人设如韩国咖啡店主等 [6][21][24] - 话术包包含情感倾诉、投资理财等70余条标准化文案,结合时事热点引导话题 [19][25] - 通过细节植入增强可信度,如分享饮食照片、虚构宠物故事等生活化内容 [11][24] 跨境运营特点 - 主要基地分布在柬埔寨、缅甸、泰国等地,园区实行封闭管理但存在人员买卖现象 [58] - 跨国协作需适应多时区,但内部仍统一采用北京时间作为工作标准 [59] - 存在国际执法难题,部分园区通过缴纳保护费维持运营,人员流动频繁 [48][57] 产业链生态 - 形成从招聘、培训到实施的完整链条,新人入职即背负公司债务 [51] - 配套灰色产业包括商务KTV、高价餐饮等,形成封闭经济循环 [60] - 存在内部暴力现象,员工可能遭遇体罚或转卖,部分涉及赌博、吸毒等衍生犯罪 [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