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GPU“四小龙”扎堆IPO
英伟达英伟达(US:NVDA) 和讯网·2025-07-04 14:28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生成式AI爆发导致英伟达GPU芯片供不应求 为国产GPU企业创造发展窗口期 [1] - 2024年上半年沪深北交易所新受理IPO企业177家 超2023年全年 6月单月占比超80% [1] - 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收紧导致英伟达在华份额下降 加速国产替代需求 [1] - 寒武纪作为先行者股价涨幅达388% 市值曾突破3000亿元 验证市场对国产GPU的认可度 [1][13] 国产GPU企业IPO动态 - 摩尔线程、沐曦、壁仞科技、燧原科技"四小龙"集中冲刺科创板IPO [1] - 摩尔线程投前估值246.2亿元 沐曦投后估值210.71亿元 [7] - 摩尔线程计划募资80亿元 沐曦计划募资39亿元 主要用于新一代芯片研发 [11][12] - 科创板政策松动允许亏损企业上市 摩尔线程适用第二套标准(研发占比626%) [10][11] 核心企业对比 摩尔线程 - 创始人张建中曾任英伟达中国区总经理15年 采用全功能GPU战略(覆盖B/C端) [5] - 基于自研MUSA架构推出三款芯片 2024年推出万卡级"夸娥智算集群" [6] - 2022-2024年营收CAGR超200% 但累计亏损达50亿元 [8][10] - 已完成7轮融资 总额超45亿元 腾讯、字节等参与投资 [7] 沐曦 - 创始团队来自AMD 聚焦数据中心AI训练/推理市场 [6] - 2022-2024年营收CAGR达4074% 但累计亏损超30亿元 [8][10] - 已完成8轮融资 金额达数十亿元 红杉、国调基金等参与 [7] 技术生态与竞争格局 - 英伟达CUDA生态占据绝对优势(百万开发者) 国产企业需突破软件壁垒 [13] - 摩尔线程MUSA支持CUDA代码自动移植 沐曦MXMACA兼容主流框架 [13] - 行业呈现"一超一强"(英伟达+AMD)格局 国产企业存在代际差距 [3][4] - 象帝先(估值150亿)、砺算科技等企业已出现经营危机 行业洗牌加速 [11] 发展趋势 - 竞争重点从硬件转向"硬件+软件生态"综合能力 [13] - 政策支持(芯片国产化)+资本助力推动行业集中上市 [11] - 2024年AI芯片概念热度高涨 但长期需验证商业化能力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