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估卖老股的估值
虎嗅·2025-07-04 14:33
IPO节奏放缓与老股转让 - IPO节奏放缓背景下 老股转让成为重要退出手段 但定价问题困扰投资人[1] - 卖方机构内部常见定价矛盾包括合伙人惜售心态与市场接受价差[2][3][4] - 建议采用买方视角定价 若自身愿以8元买入 则应以77.5元出让以保留买家利润空间[5][6] 国资LP的定价阻力 - 国资LP普遍存在既要快速退出又要高售价的矛盾 尤其对低折扣交易持否决态度[7] - 部分行业估值泡沫破裂案例:钠电池/固态电池公司收入小几千万时估值达数十亿 半导体公司23亿收入时一级市场估值近百亿[7] - 当前市场环境下 23折出售老股已属难得 需区分LP反对源于价值判断或内部决策程序问题[8][9] 老股估值方法论 估值锚定破除 - 需摒弃最后一轮估值折扣的思维定式 不存在市场共识价格[10][11] - 核心逻辑应为"自身作为买方的接受价" 例如仅愿以10亿估值投资则无需参考历史20100亿估值[12][13] 估值水分辨析 - 区分财务性投资估值(含常规条款)与附带返投/纳税等特殊条件的虚高估值[14][15] - 警惕"老股低价+增资高价"混合交易中的估值失真现象[15] 估值本质认知 - 一级市场估值本质由1~2家机构决定 非市场共识 锚定历史估值属刻舟求剑[16][17] - 流动性缺失导致估值虚悬 类比港股/美股低流动性标的 一级市场老股常需半年以上寻买家[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