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 肥西县提出"五比五拼"行动纲领,将优化营商环境和壮大民营经济作为核心战场,连续5年位居全省民营经济考核前列 [1] - 通过"5+X"产业布局,将政策赋能、环境赋能、服务赋能融入经营主体活力,目标挺进"全国二十强" [1] 尊界S800项目突破 - 江淮汽车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S800豪华新能源车型实现量产交付,上海车展引发国际车企高管关注 [1] - 尊界超级工厂实现连接、喷涂胶等关键工序100%自动化,配备1800台智能机器人 [1] - 项目总投资102亿元,用地1118亩,从签约到开工仅用38天,创下"肥西速度" [2] - 342天完成设备安装调试,计划2024年三季度试投产、四季度整车下线 [2] 产业链布局与升级 - 肥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010年合肥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车试点城市,江淮汽车2011年率先实现纯电动轿车市场化 [4] - 已形成"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完整产业链,聚集近200家产业链企业(97家规上企业) [4] - 产业链覆盖三电系统、汽车安全、底盘车身等全领域,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2000亿元 [4] - 通过"产业图谱"精准招商,重点提升"整零比"(整车与零部件产值比)从1:0.35向1:1发展 [5] 核心零部件突破 - 福耀集团投资57.5亿元建设汽车玻璃全产业链基地,填补安徽高端汽车玻璃空白 [7] - 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公司实现年产20余万辆电动汽车底盘总成,技术对标德国标准 [7] - 培育4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全省6.4%),部分产品进入全球主流车企供应链 [7] 产业增长数据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同比增长超10%,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21.7% [7] - 2025年一季度产值增速达51.2%,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长7.3个百分点 [7] 支撑体系构建 - 形成区位交通、产业政策、创新生态"铁三角"支撑体系 [8] - 交通进入"六上"时代:高铁/高速/高架/地铁/运河/机场立体网络,形成长三角枢纽 [9] - 组建32只产业基金,"基金丛林"规模突破300亿元,2025年一季度新招引50个重点项目(协议投资211亿元) [9] - 依托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培育99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10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全省县域首位) [9] 创新服务模式 - 首创"量身定制"产业园模式(如为华霆动力定制8万平方米产业园),降低企业重资产投入 [10] - 形成"政府筑巢+企业引凤"双向奔赴机制,企业反馈政府服务释放了研发资金压力 [12]
藏“赋”于“民”丨“千亿产业”与“千亿之城”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