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大而美"法案取消数千亿美元联邦清洁能源补贴,清洁能源税收优惠将在2027年底前逐步取消 [1] - 参议院版本法案将导致美国未来十年新增发电量减少344吉瓦,相当于全美近半数家庭用电需求 [5] - 2026年6月底前未动工的大型风能、太阳能项目将无法享受关键税收优惠,数千个已宣布项目涉及五千亿美元计划投资面临搁浅风险 [5][6] 中美能源发展对比 - 中国2025年前五个月风能和太阳能新增装机量是美国2024年全能源新增总量的四倍 [3] - 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接近30%,美国和欧盟稳定在22%,电气化水平明显领先 [3] - 美国太阳能产业复苏可能因税收优惠取消而中断,太阳能板生产主导权或彻底转向中国 [10] AI产业竞争格局 - 美国科技企业面临电力短缺困境,难以维持高耗能AI数据中心运转 [1] - 欧洲业界普遍认为未来十年AI主导性超级大国将是中国而非美国,因电力供应是关键制约因素 [7] - 沙特、卡塔尔等国以充沛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吸引美国AI项目外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利益 [8] 能源技术路线分歧 - 特朗普政府计划加速天然气与核电发展,但建设周期长达5-10年且面临全球供应链瓶颈 [5] - 美国能源部长称可再生能源为电网"寄生虫",认为其间歇性无法满足AI持续用电需求 [6] - 美国科技行业协会警告取消清洁能源税收优惠将削弱本土AI竞争力并推高电价 [6] 产业连锁反应 - 美国太阳能制造商联盟预测税收优惠取消将导致企业倒闭和6100名工人失业 [10] - 清洁能源政策反复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行业担忧四年后政策再度转向 [8] - 美国需在2035年前新增相当于加州、得州与纽约州总和的发电容量以满足AI需求 [8]
美国新能源厂商:欧洲同行都觉得,未来十年谁将主导全球AI已无悬念,不会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