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创金融体系重构 - 秦创原科技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揭牌,首期100亿元省级科创母基金发布,标志陕西科技金融赋能"三项改革"全面启动 [1] - 陕西投资集团将秦创原公司股份转让至长安汇通集团,强化国有资本运营与科技创新投资协同 [1] - 长安汇通作为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具有"区域投行"色彩,服务于陕西重点产业升级发展 [8] 陕西科创资源与现状 - 陕西高校资源丰富,是"硬科技"公司重要策源地,本土科创企业如巨子生物、铂力特等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而来 [2] - 陕西专利授权量和技术合同成交额全国前列,科技活动产出水平全国第四,高技术产业出口额占比全国首位,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速28.45% [3] - 2023年陕西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121亿元,但就地转化率仅38%,低于湖北的过半比例 [3] 秦创原平台与金融赋能 - 秦创原平台核心使命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构建"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6] - 金融赋能成为关键突破口,需解决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科研资金高效转化、构建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等问题 [7] - 2024年创投市场调整期,国资系基金成为主力,国内LP中超半数有政府系背景 [12] 长安汇通的角色与优势 - 长安汇通累计盘活17户企业沉淀资产40亿元,主导参与设立基金19只,认缴规模21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25亿元 [9] - 具备"产融结合"特质,紧密连接地方政府与本土企业,能为科创项目提供应用场景支持 [12] - 作为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有能力扮演支撑科创长期发展的"耐心资本"角色 [12] 秦创原基金矩阵规划 - 总规模300亿元的"秦创原基金矩阵"启航,首期100亿元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由省市财政、省属国企及金融企业共同出资 [13] - 母基金以早期投资为主,引导国有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未来",与长安汇通现有产业基金群协同运作 [15] - 管理机制创新包括差异化容亏率、母基金超额收益向管理人让利等,形成"容亏有度、免责有界、激励有效"制度设计 [15] 科技金融"一体两翼"架构 - "一体"指建立技术经理人奖励激励、全链条考核评价、包容性容错纠错、多层次风险分担、试点化创新实践五项机制 [16] - "两翼"中一翼是省级科创母基金和新秦创原公司,另一翼是多维度改造升级传统金融模式 [16] 秦创原公司直投方向 - 聚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环节及上市公司并购机遇 [17] - 锁定高成长性科创企业,对母基金体系内优异项目进行战略性领投和"定制化服务" [17] - 促进所投企业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助力技术本地转化、项目落户陕西 [17]
陕西,诞生一只百亿级科创母基金
搜狐财经·2025-07-04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