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苹果变身“幸福果” 金融赋能黄土高原特色农业
中国证券报·2025-07-05 04:25

金融创新实践 - 延安市通过"保险+期货"项目构建风险管理机制,为果农提供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防护,推动苹果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全产业链跃升[1] - "保险+期货"模式具体运作中,果农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通过购买场外期权将风险转移至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再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对冲[2] - 该模式为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延安方案"[1] 项目成效 - 2019-2024年富县项目累计覆盖果园19.5万亩,惠及农户12263户,总赔付6120.59万元,户均获益近5000元[3] - 2020-2024年延长县项目赔付4333.56万元,覆盖果园16.21万亩[3] - 果农参保积极性从"要我保"转变为"我要保",出现一单难求现象[3] 期货市场影响 - 期货价格成为果农销售重要参考,增强议价能力[4] - 产业企业通过套期保值稳定经营,2024年中国供销集团延长果业公司套保规模占经营总量超60%[4] - 苹果期货基准交割品对果形、硬度、糖度等指标的规定已成为现货流通新标准[5] 产业升级 - 苹果期货通过规则设计体现"分级分价、优质优价",提升果农生产优质果积极性[6] - 促进老果园升级改造,引入新技术提高单株产量和优果率[6] - 推动预冷贮藏、冷链物流和智能分选线技术提升,延长储存周期和货架期[7] 产业规模 - 延长县30.58万亩果园覆盖全县71%农业人口,2024年产量42.52万吨,产值23.6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57%[5] - 富县2024年苹果种植面积37.4万亩,年产值39.39亿元[5] 发展挑战 - 保费来源依赖外部资金,农户自缴仅占13.38%[9] - 试点范围有限,延长县2024年参与项目果园仅3.8万亩,富县5.6万亩,约占总面积15%[10] - 部分果农存在"投保必获赔"的片面认识[10] 解决方案 - 探索建立保费分担机制,推动纳入传统农业保险支持体系[10] - 适度扩大试点范围,将参保对象扩大到合作社和种植大户[10] - 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力度,提高果农认知度[11] - 探索苹果市场收入险,保障范围从价格风险扩展到产量和收入综合风险[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