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业务重启 - 中国运营商eSIM业务已恢复 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及智能穿戴领域 手机eSIM业务暂不涉足 [3] - 中国联通在25个省市区率先恢复eSIM业务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正在进行系统升级优化 [3] - 2023年5-7月三大运营商曾暂停eSIM手表一号双终端业务 此次重启标志业务恢复 [3] eSIM技术发展历程 - eSIM技术始于2011年苹果申请虚拟SIM卡专利 2014年首次应用于iPad Air 2 [4] - GSMA于2016年发布eSIM规范 推动技术标准化 [4] - 中国联通2017年最早开展eSIM业务 2018年获批6城市试点一号双终端业务 [4] 运营商布局情况 - 中国联通凭借技术探索和市场嗅觉保持领先 2019年获准全国推广eSIM可穿戴业务 [5] -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2020年10月获准全国开展eSIM物联网应用服务 [5] - eSIM为运营商开辟B2B新增长空间 特别适合物联网设备需求 [5] 业务暂停原因 - eSIM安全性问题突出 2024年数据显示相关诈骗案件同比激增37% [6] - eSIM简化运营商切换流程 威胁运营商传统SIM卡商业模式 [7] - 运营商需要时间评估eSIM对市场份额和营收的潜在影响 [7] 技术安全改进 - 经过两年优化 eSIM在安全管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8] - 实施一号多终端计费标准 强化实名制注册 规范跨网切换等新规则 [8] - 运营商探索出eSIM与物联网 5G新应用结合的创新服务模式 [8] 市场前景展望 - GSMA预测2025年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达10亿 2030年将达69亿 [9] - 北美欧洲市场领先 苹果iPhone 14美国版已全面取消物理SIM卡槽 [9] - 中国eSIM产业链已形成完整布局 涵盖芯片 模组 平台 终端等环节 [9] 产业链发展现状 - 紫光展锐 翱捷科技等具备eSIM芯片研发量产能力 [10] - 截至2024年6月全球支持eSIM的消费设备达271款 智能手机占比63% [10] - 国内手机厂商技术储备充足 政策放开后可快速推出eSIM产品 [10] 应用领域拓展 - eSIM在工业传感器 车载终端 农业监测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10] - 物联网和智能穿戴将成为国内eSIM主要应用场景 [10] - 在政策 技术 产业链支撑下 eSIM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11]
三大运营商重启eSIM业务 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