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大模型产业软硬短板
经济日报·2025-07-05 07:58
产业政策层面,完善全国算力网络规划布局,统筹建设智算中心和超算中心,构建国家级算力智能调度 体系,推动构建布局合理、供给充足、高效共享的算力基础设施网络。完善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 的标准体系,推进数据要素交换,强化数据的合规使用和监管。针对人工智能芯片、底层架构技术研发 等关键环节,开展联合攻关;完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等。 企业层面,加强大模型产业的头部企业与中下游企业的协同联动,支持大模型头部企业开放大模型算法 框架、共性技术和数据资源,带动大模型产业协同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和企业牵头 成立创新联合体,围绕大模型的关键核心技术联合开展研发攻关、成果转化等工作。鼓励企业围绕大模 型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制定相关团体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定修 订。 消费者层面,加大对大模型的宣传和推广,持续降低技术使用门槛,让消费者知道大模型、认识大模 型,并能更好地运用大模型;开发创造更多的面向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大模型应用场景,提升供需匹 配度,更好赋能消费者工作学习。(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廉军伟) 多年来,我国大模型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与应用场景快速增长,成为人 ...